Thursday, August 31, 2006

讓新加坡政府頭痛的新加坡式英語

「讓新加坡政府頭痛的新加坡式英語」(葉柏毅報導)

新加坡教育部長「尚達曼」在今年六月的時候表示,新加坡正在考慮,要聘請更多以英語為母語的教師,以提升新加坡的英語水準。許多人聽到這項宣示的時候,或許心中會納悶說,英語不是新加坡的官方語言,而且新加坡的學校,不是大部份都以英語授課嗎?為什麼在這個時候,新加坡還要再強調英語的重要性呢?

其實,新加坡的英語可算是世界著名的,因為許多人開玩笑說,新加坡雖然以英語為母語,可是新加坡人講的英語,獨樹一格,被稱為「Singlish」,也就是「新加坡式英文」;一個最明顯的例子是:當兩個小朋友吵架時,其中一個人會說

"I don't friend you lah."

,意思是「我不要再和你做朋友了。」像這樣的英文,以英語為母語的「native speaker」,是不會這樣說的,但類似的用法,在新加坡卻是日常生活會話的一部份。

其實,和亞洲許多國家比起來,新加坡人說英語的歷史是相當悠久的,特別是由於新加坡受過英國殖民統治,因此英語,特別是英式英語,被新加坡定為第一官方語言,有它的文化背景;然而,也正是由於新加坡獨特的文化背景,使得英語在融入新加坡社會時,出現了奇特的轉變;因為新加坡社會是一個由華人、馬來人、印度人所組成的多元種族國家;許多不是以英語為母語的人們,在講英語時,難免會以自己母語的用法或思考方式,摻入英語之中;再加上當初新加坡獨立時,政府強制要求獨尊英語,但其實專業英語師資不夠,訓練也不充份,在師資素質有待提升,與國民習慣以自己母語的用法與思考方式來講英語,這樣的雙重影響之下,才會有「新加坡式英語」這種特別

的英語產生。

所謂「Singlish」的特色,是大部份的字,重音多半擺錯音節,以及講話的時候,結尾一定會帶個音調上揚的「la」、「me」、「lo」或是「huh」等音;除此之外,最令以英語為母語的人士,聽來感到頭痛的,是新加坡人自創的英語縮寫,以及摻入馬來語或是中文的文法,搞得以英語為母語的外國人,聽到新加坡式英文時,經常丈二金剛摸不著頭腦。

而新加坡政府也感受到了發音或語法不正確的英文,其實並沒有給新加坡帶來具體競爭力,雖然新加坡人自己以為在講英文,但以英語為母語的人士聽不懂時,溝通其實就出現了障礙;這在講究效率的新加坡,反而造成了許多時間與人力上的浪費;而新加坡的政治菁英,也早就體認到了新加坡式英語的害處,從而要求新加坡要痛定思痛,徹底改善英語教育;像新加坡資政李光耀,就曾經公開呼籲,新加坡如果想在國際間,成為一個具有影響力的國家,就必須廢除不倫不類的新加坡式英語,而學習標準英語。

不過,政治菁英的要求,卻受到來自社會的反制;許多已經習慣新加坡式英語的人,特別是習慣以新加坡式英語來創作的藝文界人士,認為新加坡式英語已經成為新加坡的特色,一般民眾用新加坡式英文溝通,反而備感親切;他們舉例說,如果用新加坡式英文說「I love you lah」,新加坡人會感到很親切,但如果用標準英語說「I love you」,反會會讓他們覺得怪怪的;剛吵架的小情侶要和解,如果說「I love you lo」,氣氛也會緩和許多,這些感覺,都是所謂的「標準英語」,帶不來的感覺。

然而,新加坡政府還是決定,從1999年開始,推動「說好英語運動」,要求大眾要能夠文法正確,發音標準的英語;不過新加坡政壇人士也不能否定,在新加坡,有時講講「新加坡式英語」,其實有助於拉近和民眾的距離;但是,如果新加坡人堅持講新加坡式英語,那麼出了新加坡,就不可避免地要遇到溝通問題,例如曾經有一個嫁到新加坡的台灣媽媽,遇到新加坡親戚的小孩時,問他們要不要看電影「Mission Impossible」,講了半天,小朋友們卻聽不懂,後來才知道,要講「Mission Impo-z-bo」,小朋友才聽得懂,從這個例子,就可以看到新加坡式英語所遇到的困境了;不過,新加坡民眾改變的意願,似乎仍然不高,因此,如何讓新加坡民眾能夠逐步改變說英語的習慣,恐怕會是新加坡政政府的另一個新挑戰。

1 Comments:

Anonymous Anonymous said...

很棒的文章 謝謝分享 !puma為您加油喔!

Wednesday, July 21, 2010 1:21:00 PM  

Post a Comment

<< Home